然而,某些新型蛋白质的研发进展比其他产品要快。以大豆和天贝为基础的植物基食品已相当成熟,逐渐占据超市货架和餐馆菜单的更大空间。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追求有益健康的食品同时,也希望这些食品能够减少环境影响。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愿意接受由不同成分制成的食物。近年来,食品企业对健康趋势的响应包括使用小扁豆、蚕豆甚至鳄梨油进行产品重新配方,这些更健康的选择已成为市场活动的主旋律。
消费者的这种需求驱使食品生产商不断实验,改进替代产品的口感、风味和营养成分。然而,尽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肉类市场的估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而肉类替代品市场的价值仅约为80亿美元。
替代蛋白的前景:是否终将成势?
行业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其成功不仅对各企业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更关乎整个社会。当前的食品系统约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方式)。根据2018年Joseph Poore和Thomas Nemecek的研究,这些排放中超过一半(约56%至58%)源自肉类、水产养殖、蛋类和奶制品,尤其是牛肉对环境的影响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使用均居首位。
然而,全球对蛋白质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且规模惊人。全球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00亿,到2032年,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对禽类的需求将较2023年水平增长15%,猪肉增长11%,牛肉增长10%,而羊肉需求也将上升15%。
为应对这一需求,基于替代蛋白的新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推动农业食品系统走向更加气候友好路径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从消费者、投资者、食品公司、设备制造商、科学家到政策制定者——认为,若替代蛋白的生产和消费规模足够大,将加速实现气候、环境、动物福利及食品安全等多重目标。
目前,替代蛋白已成为食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植物、藻类、昆虫等来源,或通过发酵、细胞培养等工艺进行生产。
然而,替代肉类和替代蛋白行业要实现规模化,仍需在技术和制造创新方面迈出重要步伐。食品技术公司GEA在其报告《新食品前沿》中指出,生产成本是主要挑战之一。报告提到,当前植物基蛋白的生产成本是传统蛋白的两倍,实现价格平价是关键目标。“事实证明,提升成本效益的主要杠杆同样能够提高产品数量、质量及可持续性。”
降低工业加工成本
GEA建议优化植物蛋白作物,例如大豆和黄豌豆,目前这些作物在生产大规模、高营养的食品时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大豆,仍主要用于动物饲料。通过育种提高这些作物的口感和蛋白质含量,不仅能提升质量,还能提高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
GEA指出,每种蛋白作物都有其独特的成分和特性,匹配相应的加工设备可提高蛋白质提取效率(数量)、减少异味(质量)、减少对添加剂的依赖,并优化分离和干燥等资本密集型步骤。更有效的工艺还能更好地捕获并利用副产品,如淀粉和油脂,减少浪费并提高生产者的盈利能力。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优化精密发酵蛋白的收获和净化过程,这涉及从微生物生长到最终蛋白质提取的多个步骤。离心、过滤和干燥是其中关键的工艺环节,工业技术的进步可以在液固分离成本上显著下降,从而对产品质量和规模化产生重大影响。使用来自其他工业过程的副产品作为低成本原料,还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可持续性。
GEA在欧洲设有测试中心,专注于加速植物基食品、培养肉和微生物生产乳制品蛋白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测试,其位于美国的新设施则致力于创造突破性的食品产品。
除技术进步外,政府的有效监管将是确保行业高标准和增长,以及消费者接受细胞基肉类的关键。
GEA新食品业务负责人Frederieke Reiners表示:“如果创新、制造效率、消费者接受度和政府领导力等因素能够齐头并进,替代蛋白将真正改变人类对地球的影响。”